【比特币到底是怎么被中本聪给创造出来的?】从目前已知的信息来看,还得倒回到有点遥远的2009年配资和融资融券区别,也就是16年前。
那一年,全球金融市场还在给前一年的金融风暴不停地擦屁股。当时中本聪就反思了,这个金融危机动不动来这么一下子,老百姓手里那点存款投资搞不好就要暴跌贬值甚至清零,这谁受得了?他觉得问题的根源不是别人,就是各国的政府和中央银行。政府如果放任自己和老百姓们透支和债务太高,最终还不上导致连环暴雷,或者为了救市央行疯狂印钱导致通胀失控,最终倒霉的都是老百姓。
所以,就应该有一种资产,天然不受各个国家政府和央行的控制。
虽然他担心的这种情况确实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的极个别国家出现过,但整体看多少有点偏激。
说白了,他的意思就是:不信你们官府,我只信我自己!他设计比特币的初衷,就是为了创造一种脱离各个国家管控的“货币”,站在政府和央行的对立面上,“货币”的数量不再由央行来决定,同时各个国家也无法再追踪这些“货币”的来源和去向。
于是2009年1月3日,在位于芬兰赫尔辛基的服务器上,比特币横空出世,中本聪设计创造了第一个比特币挖矿软件,然后把这个软件公开分享。谁都可以下载,没有门槛,只要你的电脑装上这个软件,它就成了比特币全球服务器,也就是村里的那些账本。一百个人装,就有一百个服务器,一万个人装,就是一万个服务器。
大家同样的软件,同样的权限,没有网管,没有小助理,只要你满足了挖矿要求,就能获得比特币奖励,同时所有服务器都会记录下来,监管每一笔比特币交易。在这个体系里,央行不存在了。
同时这个软件还附带一个比特币钱包,用来存放和转入转出比特币。这种钱包就类似银行卡,有账号密码,类似账号的叫公钥,密码是私钥。交易的时候你把公钥发对方让对方打钱,私钥只能你自己知道。但中本聪还额外加了一个限制,那就是公钥私钥都不能修改。一旦生成就固定且唯一了,不能像银行账户密码可以修改。
再加上比特币钱包不需要身份证、手机号之类的实名认证,这就从软件层面确保了每个比特币钱包只属于它的用户,在这个体系里,金融监管系统几乎也和央行一样,不存在了。
当然,这恰恰是比特币存在巨大风险和弊端的根本原因。
而且,公钥私钥不能修改也造成了,一旦你把私钥忘了,那钱包和钱就永久丢失了。截至目前,已经有超过380万个比特币,市场价4000亿美元的资产,就这么变成了薛定谔的存在,历史的尘埃。
现在获取、储存和交易比特币的家伙都齐了,那问题又来了,比特币只是计算机里的一行代码,既不像法定货币,有国家信用背书,锚定黄金原油美债等贵重资产,又不像股票、债券,和公司经营状况挂钩,凭什么值钱,能吸引用户买卖呢?
2024年,一枚比特币单价最高的时候超过十万美元,可是在2010年,有美国的一个程序员用10000个比特币,换两块洋烧饼。人等了4天才有人愿意,按现在的价格算,相当于一块烧饼5亿美元。两张能买一座金矿,史上最贵饼子。
尤其是,换披萨的程序员,后来又陆陆续续花了10万个比特币,买各种披萨。而同时另一个码农在最初1万个比特币涨到价值几百块时,用这些钱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。换句话说,他俩起了个大早,最后集都没赶上。
后来他们多次接受采访,至少表面上还是表示:平常心就好。就像你我如果回到二十几年前最低25块买了贵州茅台的股票,结果涨到35就卖了。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,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会是什么味道。
比特币这种凭空出现的东西,到底价值在哪儿?
中本聪首先比照黄金能成为贵金属,主要原因之一是储量有限这个特点,在源代码里也给比特币设置了最多2100万个的上限。
到现在,大概已经有超过94%的比特币被挖出来,预计到2140年,会挖出最后一块比特币。这是所谓的“稀缺性”。
但这还不足以完全支撑起比特币“有价值”,就像你自己画了一张纸上面写着两千万,你说这张纸独一无二能不能换一线城市一套大平层,一般情况下都不太会有人搭理你。
除了所谓的稀缺,更重要的还是得有需求。需求多了才可能值钱。你自己画的两千万可能没人关心,要是雷军画一个,成为硬通货不好说,至少应该会有人买回家裱客厅里,逢人就说你看,雷军亲手给我画的。
那比特币呢?十几年来价格基本上就是时不时上蹿下跳,整体看上去一直在涨,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确实有很多人,对这个东西的需求,有一定的“共识”。
用乔布斯的话说,用户需求是被创造出来的。
比如钻石,被商人包装成爱情的象征,爱她就带她去钻戒柜台刷卡,这就是一种创造出来的共识。
另外各个国家的钞票配资和融资融券区别,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等等,本质就是一张纸,当十块、二十块、一百块花的原因就是大家相信政府会保障它们的购买力,这也是一种共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