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报道,华盛顿的八月在配资炒股,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紧张。当司法部长帕姆·邦迪签署启动大陪审团调查的命令时,整个美国政坛仿佛被投入了一颗深水炸弹。这不是普通的政治风波,而是一场可能改写美国历史的司法风暴——前总统奥巴马政府的核心成员,包括前国家情报总监詹姆斯·克拉珀、前中情局局长约翰·布伦南和前联邦调查局局长詹姆斯·科米,正面临刑事调查的严峻威胁。这场调查的核心直指2016年大选期间那个困扰美国多年的"通俄门":民主党高层是否伪造情报,蓄意构陷特朗普?
编辑
特朗普(资料图)
这场风暴的导火索要追溯到7月。现任国家情报总监图尔茜·加巴德突然发布了一份爆炸性声明,指控奥巴马政府"捏造并政治化情报信息"。加巴德不是泛泛而谈,她向司法部提交了具体证据,包括一份据称来自奥巴马时期的内部邮件。这封邮件显示,当时高层下令评估"俄罗斯干预大选以助特朗普胜出"的情报,但加巴德声称,美国截获的真实情报其实表明俄罗斯当时预判希拉里会赢,甚至准备好了她的黑材料。
展开剩余73%按照加巴德的说法,这份评估报告根本站不住脚,是高层"内部确定虚假"的产物。更惊人的是,加巴德直接将这一行为定性为"阴谋叛国"。
司法部的反应迅速而坚决。7月底,他们宣布组建专项团队评估加巴德的指控。不到两周后的8月,司法部长邦迪就下令启动大陪审团调查程序。这意味着什么?在美国司法体系中,大陪审团调查不是走过场,而是刑事追责的重要一步。大陪审团有权传唤证人、调取机密文件,最终决定是否提起刑事诉讼。换句话说,克拉珀、布伦南和科米这些曾在华盛顿呼风唤雨的人物,现在可能要为自己八年前的行为站上被告席。
特朗普(资料图)
特朗普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。他在自己的社交平台"真实社交"上兴奋地写道:"真相总会胜出!这是个好消息。"这已经是他近期第二次就此事高调发声。7月,他就曾公开指控奥巴马犯有"叛国罪",称这位前总统亲自牵头伪造"通俄"关联,目的就是毁掉他的2016年竞选活动。虽然当时特朗普没有提供具体证据,但如今司法部的动作无疑给了他最强有力的支持。特朗普近期还多次表达对2016年"心慈手软"的后悔,称自己当时放过了"邮件门"的希拉里,结果反遭民主党"用通俄门搞政治迫害"。
面对如此严重的指控,奥巴马阵营的回应却出人意料地轻描淡写。发言人帕特里克·罗登布什甚至没有召开正式的记者会,只是在社交媒体上发帖称:"这些奇怪的指控令人发笑,是一种无力的转移注意力的企图。"这种近乎嘲讽的态度,显然是想把司法部的调查定性为一场政治闹剧。这也不是奥巴马团队第一次这样回应。7月22日特朗普抛出"叛国论"时,他们就用"荒谬到有必要回应"来打发。两次回应一脉相承:用不屑一顾的姿态,直接把对方的论点踩在脚下。
但司法部似乎没有被这种"笑声战术"干扰。从7月底组建评估小组,到8月启动大陪审团调查,他们的行动节奏紧凑而坚决。这显示司法部这次是动了真格,不是做做样子。那么问题来了:这场调查最终会走向何方?奥巴马本人真的可能面临刑事指控吗?
特朗普(资料图)
不过,司法调查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:诉讼时效。在美国,向国会作伪证这类罪名的追诉期通常只有五年,而"通俄门"已经是八年前的旧账。但司法部可能有应对之策。他们可能会效仿之前起诉特朗普时的策略,用"伪造记录"等新罪名来突破时效限制。更复杂的是叛国罪,虽然这个罪名没有追诉期限制,但美国自1949年后就再没有以此罪名定过罪,证明难度极大。
这场大戏的每一幕都在加深美国政治的裂痕。特朗普高喊"追责到底",共和党人全力推动深挖"民主党恶行";而奥巴马阵营嗤之以鼻,认定指控荒诞可笑。司法部的调查像一把尖刀,硬生生插进美国最敏感的政治伤疤里。无论最终结果如何,这场调查都已经对美国的政治生态产生了深远影响。它不仅关乎几个前官员的命运,更关乎美国民众对司法公正和政治诚信的信任。
在更深层次上,这场调查反映了美国政治极化已经到了难以调和的地步。当司法系统被卷入政治斗争,当刑事调查成为党派较量的工具,这个国家的制度韧性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考验。特朗普和奥巴马,这两位分别代表美国不同政治时代的标志性人物在配资炒股,如今通过司法程序再次隔空对决,他们的支持者也在这场风波中进一步分化对立。
发布于:江苏省